网格是基层治理“最小单元”,也是社区治理的最前沿阵地。近年来,潞州区以构建全科网格服务体系为抓手,通过多网合一、科学设置网格、建强网格队伍等举措,不断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务,积极探索网格治理优势,充分调动各个职能部门,共同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当中,借助网格吹哨、部门报到等有效手段,扎实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。
(资料图)
“师傅,麻烦你实际勘测一下,看看要在这个路段安装路灯,需要前期做哪些工作?”……近日,记者走进西街街道南头社区威远门南路祥雨巷口,看到社区党委书记李丹丹正在和区住建局的工人师傅,就小区安装路灯的相关事宜进行实地勘测、协调解决。路灯间隔多长安装、安装需要注意哪些?几百米的路程,他们要反反复复来回确认。
威远门南路祥雨巷口需要安装路灯,是南头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。网格员发现问题后,实时记录并及时上报,社区在最短时间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进行解决。安装路灯这一辖区居民关心的事情,很快就提上了日程。然而,在过去,围绕在居民身边这样那样的问题,却未能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。
“以前,社区没有网格员,工作人员有限,日常工作繁琐。深入辖区实地走访的时间本来就少得可怜。”南头社区党委书记李丹丹介绍,那时候一周能深入辖区、小区两三次就算不错了,所以居民的难题就会顾及不周,未能及时解决。
如今,这些问题在网格员的日常巡查中及时发现。只要网格员在现场拍照、上传网格微信群或网格APP,短时间里社区网格长、街道网格APP会接到指令,进行回复。经过社区、街道、区直部门的多方努力,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,威远门南路祥雨巷口散居居民区的28盏路灯装好了。
“看着简单的路灯,照亮的不仅仅是我们回家的路,更照亮了我们的心,真的很感谢政府。”社区居民程茂财高兴地对记者说。
上面千条线,底下一条网。给散居居民区安装路灯,仅仅是潞州区推进基层网格治理的一个缩影。
近年来,潞州区积极探索构建全科网格服务体系,以综治网格为基础,将党群、宣传、统战、市场监管、应急管理等多个网格整合为一个综合性全科网格。按每个网格原则上覆盖150到200户的标准划分居民网格,将全域划分为1891个城市网格、503个农村网格和602个专属网格;深入开展网格党组织覆盖行动,确保1个网格设立1个党支部或党小组,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、无死角;建立网格工作事项准入清单,规范网格职责任务,将党建、综治、民政、应急等重点工作纳入网格事项,实现“一网统管”。“同时,建立网格工作事项准入清单,明确网格员9大类52项工作职责,绘制“网格区域治理图”,实现一个网格、一张治理图、一套运行机制的‘三个一’工作制度。”区综治中心主任韩耀辉介绍道。
健全完善网格服务体系是基础,具体执行网格服务细则是关键。走进在潞州区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,记者看到值班工作人员正在接收社区网格员上报的巡查信息,并对网格员工作进行视频监督。
“巡查的时候,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?”“发现小区有飞线充电的状况。已经给住户宣传安全知识,告知危害并拆除飞线不再进行充电。”……像这样的对话,简单、琐碎却句句关乎民生。“平台的使用,要求每名网格员在平台上注册,通过打卡对网格员日常轨迹的实时录像,加强了对网格员的日常管理,也提高了社区网格员发现问题、处理问题的效能。”韩耀辉说。
通过网格化治理,潞州区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和服务效能不断提高,居民的满意度也逐步增加。“现在,社区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。人居环境、便民服务、为民办事等方面工作都有大的提升。”李丹丹颇有成就地对记者说。(宋璐)
关键词: